洗钱、伪善、拐卖儿童,20世纪最伟大的圣人难道是个谎言?
看到这个瘦削温和的老人,你可能一时还反应不过来她是什么人。
但我说她的名字,你肯定会知道:Mother Teresa,特蕾莎修女。她可能是整个20世纪最有名的人,无数人印象里的至善,天主教盖过章的圣人。
根据天主教的章程。一个人死后需要出现两次神迹(miracle),才可以由教皇举行封圣仪式,承认他为圣人。
2016年,特蕾莎修女被现任教皇方济各封圣,成为了加尔各答的圣特蕾莎。
她两次神迹一次是1998年9月5日,去世一周年时候,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仁爱之家(Missionary for Charity,特蕾莎修女创办的慈善组织),一位长了胃肿瘤的35岁妇女Monica Besra声称,一枚带有特蕾莎画像的挂坠治好了她的肿瘤。
第二次是在2008年治好了一名巴西男子的脑瘤。天主教会的医学专家确认了这起神迹无法用科学解释,把它归功于上帝对人间的一次干预(divine intervention)。
两次神迹,加上多年来无私奉献,让特蕾莎修女成了许多人眼中圣人的象征,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无数崇拜者和追随者。
而特蕾莎修女创办的仁爱之家,也在今天变成了全世界最负盛名的慈善组织,扩展到了133个国家,4500名修女,以及数以万计的志愿者…
然而,特蕾莎修女和仁爱之家组织,却在近些年广受质疑,甚至和人口拐卖扯上了关系…
特蕾莎修女,1910年出生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巴尔干边陲的斯科普里(今马其顿),是阿尔巴尼亚人。
她的出生并不为人所熟知,一如她的阿尔巴尼亚语原名——阿涅泽·冈婕·博亚久(Anjezë Gonxhe Bojaxhiu)。
她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特蕾莎,是她的教名。相比于她的家乡阿尔巴尼亚,人们更喜欢说她是印度的特蕾莎、加尔各答的修女…
1950年,特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创办了仁爱之家(missionary for charity),目的是救助那里最穷苦的人:难民、精神病患者、被遗弃的儿童、绝症患者、和无家可归的老人。
他们为穷人的孩子经营着学校,也会给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免费的食物……
这一切都具有非常传统的天主教风格——教会认为通过做善事可以得到自我的救赎,洗清自身犯下的罪过,从而保证自己死后上天堂。
在那时,仁爱之家与其他教会组织并无太大区别,规模只能称得上中等。
转机出现在1969年。
这一年,BBC的记者Malcolm Muggeridge,扛着摄影机找到了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的救济院,拍摄了日后让特蕾莎修女家喻户晓的宗教纪录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
影片使用了柯达胶片厂最新的彩色胶卷,最后成片的画质之清晰,颜色之饱满,让许多人都相信了这是一个电视史上的奇迹…
这部纪录片播出之后,一炮而红,无数人被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的无私奉献而感动。
从此,加尔各答的特蕾莎修女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大爱无疆的标志。
位于加尔各答的特蕾莎修女的雕像
她的事迹被写成书、拍成电影;她的慈善组织开始受到大量的捐款,仁爱之家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志愿者。
印度政府于1980年授予了她印度的最高荣誉—印度国宝勋章。1983年,英国政府授予了她功勋勋章order of merit。
而在1979年,特蕾莎修女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