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4574
- 帖子
- 681
- 主题
- 1310
- 积分
- 1616
- 在线时间
- 12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6-23
- 最后登录
- 2025-7-13
|
给父母的反思
(摘录学生的「祭祀中级课程」功课)
佛教“缘起观”与“共业”思想,恰如一面明镜,映照出灵婴背后的深层因果思考。
所谓“布施”并非简单的“烟供”,而是发心行为链条的连锁反应。
淫欲数千年对婴孩的过度杀害、坠胎合法化的鼓催,早已扭曲了道德伦理。
灵婴被操控成为古曼童,生存空间被父母切割,其行为模式在无形中异化,呈现报仇行为,也可能化为仇恨恫吓我们。
我们今日承受的“灵婴之怒”,何尝不是过去累业所种下的苦果?这正是“共业”的沉重显现。
人类打胎行为积累的负面能量,终将由父母承担其苦报。
真正的发心布施是化解这伤害困局,我们需要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通过烟供与布施给予婴灵的慰籍,确保“慈悲”不被切断。
佛教的因果律从来不是宣扬宿命,而是揭示人鬼相连的真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