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文章] 重病老僧:他们如何面对生死?

原标题:重病老僧:没有积蓄和医保,没有子女和眷属,他们如何面对生死?

“僧伽”,这个词语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相当陌生的。

“僧人”,这个群体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相当遥远的。

但凡一提到“寺庙”、“僧众”这样的词汇,很多人大概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少林寺,以及释永信大和尚。稍微对佛教有点兴趣的人,大概还会想到辽宁海城的大悲寺,以及标榜苦行的妙祥僧团。

但很可惜的是,这两类僧团都不能代表北传的“僧伽”,大多数的僧人将在孤独、衰老、贫穷与病痛中度过他们的余生,这或许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走进寺庙、深入了解遍布在深山抑或是街巷的大大小小的僧众之后,我们才能够得出一个基本的残酷事实——僧人的真实生活,远远比我们想象中得要艰苦。

除去少林寺、大悲寺这样的名寺大寺,大多数的寺庙都是默默无闻的,在其间修行的僧众要比我们想象得清贫太多。大悲寺实际上不缺钱的,因为它有名又有人——每年有数万居士前往那里。当然,大悲寺的妙祥和尚,实际上是犯戒的。

我国登记在册的寺庙有3万余座,其中被官方认证的教职人员有24万,真实的数量是要远远大于这个数据的。

有很多寺庙,实际上只有一两位僧人住寺,并非我们印象中的那样,师父徒弟一大堆。即便是少林寺这样的大寺,真正的僧人也不过数百人,其他的要么是俗家弟子要么是红尘中人。



很多寺庙的僧众都相当年迈,衰老和病痛萦绕在他们的身边,如何面对生死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生病的!”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说道。

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谬误,修不修行与生不生病是无关的,即便是用佛教的义理来解释,也是说得通的。根据“三世两重因果”,此生种下的因未必此生得报,今生的境遇或许是前世的果报所致。

《长阿含经·游行经》中,也曾记载世尊入灭之前遭遇了“背痛”、“痢疾”的折磨,这便是人间最为真实的模样。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弘一大师晚年时也重病,他是天下的名僧,是专门有弟子照顾他的。但即便是如此,弘一面对自己晚年的重病,也仅仅是如此说道:“小病从医,大病从死”。

高僧们是有居士弟子供养的,故而弘一等大师豁达是一回事,但他“从医”毕竟是要简单些——居士弟子愿意出钱给他看病,只要大师愿意。

但是,对于天下大多数的僧尼来说,“小病从医”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他们断绝红尘之后,没有积蓄也没有子女与眷属,很多人也没有办法享受医保。即便是医保能够报销,未报销的份额也是他们承担不起的,他们只能选择“从死”,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

僧众自然是三宝之一,但他们更是活生生的有着肉体的人,换句话讲,他们其中也有很多普通人。



修行不是搞迷信的那一套,将僧众过度地神化,最终伤害的还是僧众。

“真正的修行者是不会生病的,修行者就要看淡生死!”笔者想说,这样的言论是混账话,是不负责任的。

佛教的教义从来没有说过,能够让修行者远离生死,而是让人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死。贪生怕死的红尘之人,对于修行者过于苛刻了,对于佛教的误解太深了。

以致于这些修行者们,只能默默地承受衰老与病痛带来的折磨,而外界的人还要歌颂这种苦难,还要兴高采烈地将这种痛苦包装成奢侈品——这是无知者的大无畏。



佛教导我们:“坦然面对生死。”但佛并没有教导我们“厌恶生命,拥抱死亡”,而是说“无有分别”。如果“死”成为了修行的目的与成功的标志,那么所有的僧众不吃饭便可以成佛了——这岂不是大谬误?

普天之下数以十万计的僧众,他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面临着相当重大的难题——如何解决年老时的生存与病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可以被解决,也是必须被解决的,逃避或者美化绝对不是佛的本意。

昔日“马祖建丛林,百丈制清规”,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北传的丛林制使得年轻力壮的僧众,必须承担起供养照顾年迈体弱的僧众的责任和义务。但近些年来,随着丛林制度的松懈与瓦解,大量的僧伽已经失去了这方面的传承,造成了一幕幕的人间悲剧。

汉传佛教经历了数千年的中国化,在逐渐的探索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完全适应本土的生存方式。但随着时代的急速发展,这套生存方式被逐渐遗忘,人们却没有结合现实为僧众们考虑,只是一味地美化修行者的苦难。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佛弟子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那便是如何站在大局的角度,使得僧伽能够生生不息地长存下去。

对于大悲寺的那一套,笔者是强烈反对的,很多篇文章都写到过,究其四点原因——标榜自身的苦行、出卖佛教的戒律、曲解佛教的教义、破坏佛教的僧伽。

最终,白花花的银子都进入了妙祥和大悲寺的口袋,天下的僧众都跟着受指责。

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年迈且伴随着重病的老僧多达万人,莫非这些僧众只有一死才能证明自己的修行?假设能够对他们给予帮助,假设他们能够得到合理的治疗,假设他们能够在守戒的情况下延长寿命、减少痛苦,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生固然不可执著,死亦是如此。北传佛教想要兴盛下去,僧伽的问题是必须要得到解决的,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取决于僧众与官方,还取决于在家众弟子。

在家众弟子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要扭转这种迷信、执著、愚痴的态度,正信正念是第一要务。

个别寺庙与师父的表演,根本不能长久护持正法,唯有站在整个僧伽的高度,才能得出完美的解决方法。

“丛林制度”必须得到恢复,寺庙必须要有院产,年迈的僧众必须得到年轻僧众与居士的供养与照顾,在家弟子必须要重新定义“修行”与“佛教”。



少林寺做得很好,商业化是一种伟大的尝试,或许,百年之后,释永信和尚会烧出舍利子!




转载   今日头条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南无阿弥陀佛
因缘际会很不同
谢谢帖子!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今天看了第16世大宝法王在医院治病去世的文章。
示现胃癌去世的他。
此刻,有没有心存善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