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一个中国

抗议允许台湾设立代表处 陆外交部召回驻立陶宛大使
08月10日(二)
15:32更新15:07建立
•  •  •  

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周二(10日)批评,立陶宛政府不顾陆方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公然违背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陆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对方召回驻陆大使。

发言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亦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同时是陆方与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并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红线不容触碰。

陆方敦促立陶宛政府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同时正告台湾当局,「台独」是死路一条,图谋在国际上搞分裂活动绝对不会得逞。数据显示,现任中国大陆驻立陶宛大使为申知非,他自2018年2月起上任。

台湾的外交部长吴钊燮在上月2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正式成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台湾相隔18年再次于欧洲设立代表处,同时是第一次以「台湾」名义在欧洲设处,形容这具有重大意义。立陶宛外交部亦在当日发布新闻稿,除了以「国家」称呼台湾外,表示也将在今年秋季于台湾设立办事处。
为什么连这种在地图上找都费劲的小国家也有胆量跟一个泱泱大强国摆明立场硬钢?

台湾护照有167国优惠签证待遇,走遍世界大部分的欧美发达国家和主要的旅游观光大国都免签证。

我们呢?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台湾将设驻立陶宛代表处 致中、立关系恶化 将互相召回大使
2021/08/12 - 05:04479
立场报道

台湾将在立陶宛设「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是为在欧洲国家首个以台湾为名成立的代表处。

立陶宛本身亦与中国有邦交,故今次亦是台湾首次在中国邦交国设立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中国随即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以作抗议,是为自欧盟 1993 年成立以来,中国首次自欧盟国家召回大使。中国亦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其驻华大使。

对北京反应,立陶宛不为所动。《南华早报》报道,立陶宛将于其驻华大使隔离结束后,便召她回国。其总统 Gitanas Nausėda 表示,「立-中关系应建基于互相尊重原则。否则,对话会变成单方通碟 (one-sided ultimatums),这在国际关系并不能接受。」

欧洲国家首个以台湾为名成立的代表处

今次台湾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是继 2003 年在斯洛伐克设立代表处,相隔 18 年后再在欧洲设立代表处。但斯洛伐克的代表处,名为「驻斯洛伐克台北代表处」,而非以台湾为命名。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 20 日指,以台湾为名成立代表处意义重大,「更能让欧洲了解我们代表 2,300 万的台湾人」、同时突显台湾积极拓展与欧洲各国关系的决心,台湾总统蔡英文形容是「重要外交突破」。

此外,立陶宛政府亦曾表示,计划今年秋季在台湾成立办事处。

中国外交部反击

事件公布后,中国外交部 10 日发文批评,立陶宛政府允许台湾设代表处是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中国又敦促立陶宛立即纠正错误决定,同时警告台湾,「台独是死路一条」。

今次是中国自欧盟 1993 年成立以来,首次自欧盟国家召回大使。

《南华早报》报道,立陶宛将于其驻华大使 Diana Mickeviciene 隔离结束后,便召她回国。对于此事,立陶宛总统 Gitanas Nausėda 表示,作为主权国家,立陶宛会决定其经济及文化外交关系。

立陶宛被指「欧盟中最敢于批判北京的国家」

《南华早报》形容立陶宛现在已是北京「欧盟中最敢于批判北京的国家」。

该国近年与台湾积极发展关系。去年 4 月台湾公布捐赠立陶宛 10 万个医疗级口罩,到今年 6 月 22 日,立陶宛宣布向台湾捐赠 2 万剂阿斯利康 COVID-19 疫苗。立陶宛政府当时曾表示,热爱自由的人们应相互关照,朋友互助是很自然的事。

而对香港,立陶宛外交部早前向《立场新闻》表示,或将为香港居民提供简化移民程序。

自 2012 年起,立陶宛与多个中东欧地区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与中国展开名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经贸合作项目,又称 17+1 合作。然而今年 5 月,立陶宛宣布退出「17+1」,更敦促其他欧洲国家一同退出「17+1」。

立陶宛指,「17+1」对欧盟构成「分裂」因素,认为欧盟成员

国应转而采用「更团结的『27+1』模式」应对中国。据早前消息,爱沙尼亚与罗马尼亚已正考虑退出「17+1」。

《南早》引述一名熟悉立陶宛政策的人士指,立陶宛 5 月退出「17+1」,将北京置于困难局面,因为「17+1」理论上应该诸国平等,若中国政府对立陶宛退出反应过激,可能会让人觉得其他国家并非真心加入。

立陶宛退出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被视为「冷处理」事件,没有点名批评,只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符合各方共同利益,机制成立 9 年来成果丰硕,不会因个别事件受到影响。」

《南早》引述的消息人士指,今次台湾代表处事件,正好给予中国一个机会,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讯号。该报引述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朱松岭分析,中国政府认为一定要制止立陶宛,否则可能会引起一些西方国家的「骨牌效应」。尽管朱松岭亦认为,中国选择召回大使而非与立陶宛断交,也是留下空间,让立陶宛有转寰余地。

报道亦引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庞中英指,中国召回大使,可向其他国家发出讯息,若与台湾走得更近,它们也会有同样下场。然而他指,中国的强硬姿态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欧盟将虽就事件作出响应,而这可能逼使过去一直避免触及台湾议题的国家表态。
刚抵北京隔离 立陶宛大使被要求离境
08月12日(四) 11:35
•  •  •  

米凯维切涅证实已获通知要离开北京。

中国大陆因立陶宛政府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周二(10日)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对方召回驻陆大使。早前刚抵北京的立陶宛大使米凯维切涅(Diana Mickeviciene)周三(11日)向法媒证实,已接获通知必须离境。

米凯维切涅以电邮告知媒体,她目前正接受21天强制防疫隔离,但已接到通知,「一旦隔离期结束,就会立刻离开」,并返回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对于中方的决定,立陶宛外交部早前已发声明表示遗憾,但强调在遵守一中政策的前提下,决心与台湾发展互利关系。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周二表示,美方支持立陶宛等欧洲盟友与台湾发展互惠关系,又指大陆召回驻立陶宛大使是报复行动。大陆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周四(12日)在网上回应指,美方无权指手画脚,也没有资格;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恪守一中原则,维护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该发言人强调,任何支持「台独」的分裂图谋绝不会得逞。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