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希望香港好好的吧,尽快恢复平静
感恩
我在杭州遥祝同胞平安
我在杭州遥祝同胞平安
谢乔安1 发表于 2019-8-19 19:11



    好熟的名字,请问是原来的谢乔安吗?还是新成员?
我每次去香港,其实香港很多人,给我们感觉都不是很好,比如 他们会表现出比内地人高人一等。

而且他们条条框框很多,因为他们是学西方人那一套,但是又学的不好,很多条条框框不人性化不友善。

又比如过海关,因为内地很多人去香港生子,于是香港就女的过关时会查有没有怀孕,为什么不直接立法 内地人到香港产子也拿不到 身份,要符合某些条件才行, 为什么要麻烦这么多无辜的广大的群众。

总之香港给我们感觉都不太好。
又比如香港,做什么事,很多大陆人都说,在香港,帮忙把一箱货从车上顺手搬下来,也是要收费的,,  难道这就是香港人的友善吗??

有一个词形容某些人: 自恃清高。

是不是呢?
本帖最后由 penguin47 于 2019-8-20 22:31 编辑

回复 60# 善善善

法例不是說改就改, 事實上所有去香港產子的人也有香港身份證, 而且現在也是符合條件才可去香港產子. 只是怕有些人沒經過香港產檢也在香港生, 不經過產檢直接生, 對孕婦和小孩都是很危險, 也對香港醫院做成壓力.
我每次去香港,其实香港很多人,给我们感觉都不是很好,比如 他们会表现出比内地人高人一等。

而且他们条 ...
善善善 发表于 2019-8-20 14:38





資料來源: https://evchk.wikia.org/zh( 香港網路大典)

前因
自從莊豐源案,終審法院判香港政府敗訴,指《入境條例》相關條文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後,從此越來越多來自大陸的孕婦赴香港產子,在香港引起不少爭議。在此之前,人大曾經就吳嘉玲案釋法,指明哪些人才具有居港權,但此案卻忽略了先前的人大釋法[1],因而確立父母雙方皆無香港居留權的中國大陸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而時任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的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更對莊豐源勝訴的結果表示歡迎。

除了判案立了先例引來更多雙非來港產子,《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4條(一)列明「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都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但沒有列明這些人的父或母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這個政策上的大漏洞亦被雙非人士利用鑽法律空子,經常被其他人作出法律挑戰。

此外,大陸的一孩政策逼使許多夫婦都只能生一個孩子,再多的要罰款,因此基於家庭的考慮下導致大陸孕婦要往外地生孩子︰部份人重男輕女,希望有一個男丁替自己家族開枝散葉,如果頭一胎是女生的話,那麼部份人必定會想盡辦法去生一個男孩;有些家庭是基於經濟負擔上考慮;有些家庭希望家中有幾個小孩可以熱鬧一些;有人希望用低成本取得高利益;有人希望借助香港居民的身份作為跳板,方便出國或取得移民權;有些家庭希望可以取得其他地方的戶籍,甚至妄想可以憑一人身份取得全家移民的權利。上述各種原因都促使大陸孕婦千方百計,到最接近且最容易達到目的的地方-香港-產子。

不幸的是,單程證的審批並不是由香港的入境事務處負責,而是由廣東省公安廳負責,操著大陸人來港的生殺大權,令香港處於被動,無法向這些雙非人士說「不」。

同時,部份來港產子的孕婦在誕下嬰兒後就立即「走數」,除了為嬰兒取得居港權外,所有醫療費用由醫院白白支出、香港市民白白負擔,日後這些嬰兒更與港人子女一同競爭,不論福利或工作都要與這些沒有貢獻過香港的人一同分享。再加上自從中國大陸開放了自由行,被大陸孕婦利用,讓她們有途徑可以更容易來港,而且部份氣大財粗的大陸旅客,其行為品德令人側目,引起香港人的反感,加強了普遍港人對大陸人的負面觀感,導致香港人對於雙非來港產子一事十分反感,爭議由此而來。


現況
自莊豐源一案後,越來越多大陸孕婦來港產子,在公立醫院「爆棚」、私立醫院收費昂貴的情況下,導致香港孕婦越來越難以約到床位產子。部份私立醫院更在「無王管」的情況下不斷接受大陸孕婦的預約,令提供給香港孕婦的床位越見緊拙。香港和大陸均有專門安排大陸孕婦來香港產子的中介公司,鼓勵及協助大陸人到香港產子,為嬰兒取得居港權,甚至有公司以「在香港出生的孩子可享總值800萬港元的綜合福利」招徠生意[2]。

雖然港府已經推出多項措施,包括公立醫院停收非本地孕婦的預約,但大陸孕婦視如無物,寧冒生命危險繼續衝急症室。大陸孕婦無預約而衝急症室產子的個案,由2010年的796宗上升至2011年的1656宗,升幅逾一倍。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2年1月19日的答問大會上,政府將會推出四項措施,以限制及堵截大陸孕婦到港產子的情況及渠道[3]。

坊間和網上不斷有聲音,要求政府正視問題,有人提議修改《基本法》,以杜絕大陸孕婦來港產子的念頭,然而《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於2012年3月6日明確表明,《基本法》內就居港權的法例條文清晰,絕對不能修改,而且特區政府堵截雙非孕婦的「行政措施」也並不可行[4];亦有人發起遊行,要求政府出手阻止大陸來港產子;自由黨就曾發起街頭簽名活動,並向政府請願,表達對雙非孕婦的憂慮及意願[5];政府部份官員和法律界人士亦曾向中共政府及相關官員提出過相關問題,廣東省的政府部門亦承諾加強打擊中介人公司[6][7]。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主動邀請香港多名人大代表及政協會面,商討「雙非」問題。

不過特區政府仍然未有完善的方法去堵截雙非人士來港產子,中央亦未有出手阻止,只有零星的打擊中介人公司行動,雙非孕婦仍然透過各種方法繼續來港產子,令港人對大陸的仇恨進一步升溫。
我每次去香港,其实香港很多人,给我们感觉都不是很好,比如 他们会表现出比内地人高人一等。

而且他们条 ...
善善善 发表于 2019-8-20 14:38


【香港回歸20周年】中港矛盾—「雙非」問題誰之過
李芄紫 2017年07月01日 07:01:00
《上報 評論》


這種認識是否正確?本文探討一下雙非兒童的問題。所謂雙非者,指的是父母都不是香港的中國人卻在香港出世兒童。雙非兒童在2001年之後人數達20萬,成為香港的一大社會問題,進而引發了激烈的中港矛盾。

法律上的根源是什麼?

雙非問題源於基本法對香港人身份的規定。在基本法24條第二款對香港永久居民的規定是這樣的:
( 一 )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
( 二 )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中國公民;
( 三 ) 第( 一) 、( 二) 兩項所列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
這條法律編寫得很差,多個條款在回歸後不斷引起爭議。

在基本法制定之初,第三項的出發點是為了讓海外香港人(主要指在聯合聲明發表後到九七之前,移民到外國如美加英澳紐的香港人)的子女也擁有香港居留權,以挽回香港人心。但是在立法時卻出現了重大錯漏。這個極端糟糕的條文,即沒有區分「中國籍子女」是在九七前還是九七後出生的,也沒有區分「中國籍子女」是否已經成年,亦沒有區分這些子女出生的時候,其父母是否已經有了永久居民身份。這就是說,根據這條法律,只要是內地的中國人,有一個香港的父母,就自動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總之在1997年7月1日一過,就有留港內地人(幾百人)自動往出入境處「投案」,聲稱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吳嘉玲妹妹就是其中一個。吳嘉玲是香港「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符合24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規定。因此,在基本法實施之後,她即時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她在九七之前合法來港,在九七之後,香港政府卻不承認她的港人身份,還要把她遣返,於是引發訴訟。

「吳案」之所以讓香港政府目瞪口呆,主因根據董建華估計,這會導致167萬人即時擁有香港身份。這無疑是香港政府所難以承受的。於是在1997年7月10日,香港臨時立法會通過動議,即《1997年入境(修訂)(第5號)條例》,宣佈他們不能享有港人身份,為基本法打補丁。但在政府與滯港人士的官司中,香港終審法院判決條例違反基本法(1999年)。香港政府對敗訴準備不足,又不願承擔基本法規定的義務。最後在1999年6月通過人大釋法來解決問題,引發第一次釋法爭議。可見,第一次釋法風波,源於基本法編寫時的漏洞。產生這麼嚴重後果的首要責任人,無疑就是當時編寫基本法的「專家」。

雙非是如何開始的

雙非問題同樣涉及的是基本法第24條中的第二款,但這次是其第一項「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這裡並沒有規定在97年之後於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是否父母至少一方是香港居民。這就是說,根據基本法,香港實行的是出生地法則。這個條款規定得簡明而無歧義。

無論在基本法立法之初,還是人大1999年釋法時,無論是香港政府、還是基本法委員會、還是人大常委會都沒有注意到這個條文所帶來的問題和後果,因此在1999年釋法時,只解釋了第二項和第三項,而沒有解釋第一項。

於是,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1999年4月的莊豐源案。這個小朋友在1997年9月於香港出世,父母都不是香港永久居民,但都是中國公民(但祖父是香港人)。於是祖父根據基本法規定,向法院上訴要求莊豐源取得香港居留權。

和上次一樣,立法會在1999年7月16日匆忙通過《入境條例》修正案,試圖為基本法打上補丁,當中規定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定義是:
在1997年7月1日之前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
在1997年7月1日當日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而其父或母在其出生時或其後已在香港定居或擁有香港居留權

1999年7月16日通過的《入境條例》和前面提及的《1997年入境(修訂)(第5號)條例》的處境一樣,都是基本法的下位法,都無權對基本法進行解釋和作出違反基本法的規定。

香港政府這下又懵了,剛剛極大爭議地釋法一次,又要面對相同的問題,而且都是同一條法律出現問題。如果再要釋法,那麼基本法就等同兒戲了。當時香港政府所作出的評估,認為此舉對香港衝擊不大。於是也沒有再提請人大釋法。最後,根據基本法,最高法院判決莊豐源勝訴,這樣他就取得了居港權。而此例一開就帶來中國內地父母赴港生育的風潮。


97後,中國內地父母赴港生育的風潮,為香港政府始料未及。(湯森路透)

誰該負上法律方面的責任?

回顧雙非問題,我們可以發現,其始作俑者就是不負責任的基本法制定者,即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在區區一條法律中,出現多處極為不清晰的定義和條文(除了這兩個例子,還有關於收養和通常居住定義的爭議,此處不提)。以致在基本法實施的第一天就出現問題,需要通過釋法來處理。而在1999年釋法時,也沒有能一次性地解決問題,繼續留下巨大的漏洞。

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是由36名大陸委員和23名香港委員所組成,主任就是大陸的姬鵬飛。在後期,香港的民主派退出委員會,到最後定稿時,全是大陸和香港建制派人士。基本法也是在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的。基本法起草得如此糟糕,最大責任者自然就是這些起草委員。

在99年釋法中,釋法要求由香港政府向人大提出,當時直接負責的是傳統左派律政司梁愛詩(此人現在還是基本法委員會的副主任)。她沒有注意到基本法24條第二款第一項的問題,沒有要求人大對此一併釋法,她無疑也是重要的責任人。

在97之後,基本法委員會成為人大下屬對基本法提供意見的機構,基本法委員會由6位內地委員和6位香港委員組成。而香港委員中又清一色全是親中的建制派人士。他們沒有在1999年釋法的時候提出對24條第二款第一項也一併解釋,也是一種失職。

至於負責判決的法官,他們是政治中立的,既不是建制派也不是民主派。他們的職責是依據法律進行判決。法律怎麼寫的,他們就怎麼判。在法律層面,各位法官高度一致。兩次判決都是終審法院五個法官一致裁定通過的。這麼完全一致的意見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就是在法律層面,香港政府是完全缺乏理據的。說他們是責任人實在搞笑。

泛民在這兩個案件中,一直支持移民一方。於是,後來備受指責,但他們要分擔什麼責任呢?第一個判決(吳嘉玲案)和第二個判決(莊豐源案)對香港有截然不同的接受程度。這在考量責任的時候應該仔細區分。

在吳嘉玲案中,聲稱擁有香港居留權的人士是被廣泛同情的,因為他們都是香港人的子女。後來的發展表明,儘管第一個判決導致大量單非兒童赴港(每天60個配額,一年約2萬個),但並沒有引起香港人的普遍反感,香港社會反而在盡力協助這些新移民適應香港生活。

在莊豐源案中,支持者就少很多,原因是雙非兒童和香港的關係極為不密切。泛民中的公民黨幾乎是唯一的支持政黨。比如莊豐源的律師就是現屬公民黨的李志喜。其原因作為律師黨的公民黨把支持法治放在首位。公民黨對此有一定責任。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現在看起來,莊豐源案對香港的影響比吳嘉玲案要更大,但在當時,其影響卻相對較小。原因是當時自由行並沒有開放,內地人到香港產子的機會不多。其實就連港府對其嚴重性也沒有正確估計,入境處處長向終審法院作證時,也表示無證據顯示會否出現赴港產子潮。因此,就當時條件,無人預料到日後的自由行將帶來嚴重的雙非問題。

綜上所述,就基本法24條的法律責任而言,最根本和最大的責任都是立法者和釋法者。泛民,主要是公民黨,即便因為在莊豐源案支持原告而對日後的進程有一定的責任,其責任也不如沒有預見後果的香港政府大,更不要說和不負責任和不合格的法律制定者相比了。

雙非如何演化為社會問題?

正如前述,莊豐源案在當時並沒有引來社會太大的衝擊。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到香港的遊客很少,莊豐源案的宣判對雙非孕婦赴港產子並沒有即時的促進作用。但以後一系列的事件便使雙非迅速成為社會問題。

問題首先發生在2003年,中國宣布對香港「送大禮」,推出自由行。這對當時受沙士(SARS)影響的香港是一個利多。一個原先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是,從此內地人到香港產子變得很容易,進而形成了雙非問題。

香港政府的推動也是功不可沒的。在香港,並不是一開始就對雙非問題持負面意見的。在董建華當政的時期,提出很多香港發展的假大空計劃,其中一個計劃是發展醫療中心,推進醫療產業。孕婦生產就是一項醫療產業。因此,到了曾俊華時代,為推廣醫療產業,孕婦生產被作為重點項目推廣。這幾乎是立竿見影的,因為和其他的醫療項目相比,孕婦生產是內地需求最旺盛的一個,收費極為不菲(十幾萬到幾十萬港幣不等)。

當時香港政府大力推介產科還有另外一個考慮,這就是香港生育率不足,要為以後的人口結構作打算。香港政府認為,能到香港生育的父母都有一定的經濟水平,香港視之為潛在的優質移民。這些優質的嬰兒也將會為香港未來的人口結構帶來正面的影響。

也就是說,一開始,香港政府不但不反對雙非,而且從推動產業和改善人口結構的角度還曾大力支持過雙非。香港政府幼稚地誤判了內地人對香港身份極為旺盛的需求,這才是雙非成為香港社會問題的內因。

於是,自由行開始之後,雙非嬰兒數量劇增。到了2006年,每年的數目已經超過1萬6千,是單非的兩倍左右,在以後幾年繼續上漲,到2011年,已經達到每年3萬5千。

因此,從政治因素來看,雙非之所以一發不可收拾,其內因是內地對此的需求極大。而當時自由行為此帶來極大的便利,香港政府在一開始,不但沒有充分考慮其負面影響,反而作為一個產業和人口政策加以鼓勵。這就是為什麼雙非迅速發展的原因。在這裡當然有莊豐源案的影響,但該判決僅僅是一個必要條件,而遠非充分條件,它不過是讓雙非成為社會問題的原因之一。

梁振英上任之後,力推「零雙非」,用行政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以阻止內地孕婦在香港預約生育,以及在邊境堵截的方式,阻止內地孕婦繼續在港生育。但基本法條文一天沒有改變,內地孕婦在港所生的子女(只要闖關成功)都有香港身份。

結論

綜上所述,香港雙非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在90年代初,由中國主導的基本法立法委員會訂立基本法時訂出了問題,進一步的原因是在1999年第一次釋法中,香港政府提出的釋法請求,基本法委員會給出的意見,以及人大的釋法都沒有把本來可以按「立法原意」糾正的條文一次性完全解釋(遺留了24條第二款第一項)。但這是一種疏漏,而不是刻意為之。

莊豐源案僅僅提供了雙非問題一個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香港戶口在大陸極受歡迎才是雙非問題的內因。中央推出的自由行,香港政府推出的醫療中心計劃和人口政策都直接推動了雙非問題的嚴重化。香港政府對雙非受歡迎程度和對香港的衝擊作出了錯誤的估計,為一時的利益所衝昏頭腦。

這當然都不是什麼中國政府刻意「殖民香港」的陰謀。
我每次去香港,其实香港很多人,给我们感觉都不是很好,比如 他们会表现出比内地人高人一等。

而且他们条 ...
善善善 发表于 2019-8-20 14:38





立法會一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健鋒議員的提問和署理食物及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答覆:

問題:

  根據終審法院於二○○一年就莊豐源案作出的裁決,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孕婦(俗稱「雙非孕婦」)在香港所生的子女(即「雙非兒童」)擁有香港居留權。此後,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個案逐年上升,以致本港的醫療服務備受壓力,而學額不足等問題亦陸續浮現。據報,雖然政府已加強行政措施,但仍然有不少雙非孕婦設法來港產子。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二○○一年至今,每年雙非兒童在本港公立及私家醫院出生的數目及其佔香港活產嬰兒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何、雙非兒童每年使用各項公營醫療服務的數字(包括住院人次及日數,以及普通科門診、兒科專科及母嬰健康院的「健康及發展監察」和「免疫接種」等服務的人次),以及該等數字佔兒童使用服務的整體數字的百分比;當局有否評估,未來五年雙非兒童使用上述各項醫療服務的需求,以及對本地兒童使用該等服務有何影響;若沒有評估,當局會否定期進行評估;

(二)過去五年,本港的幼稚園及小學每個年級錄取的雙非兒童的人數及其佔學生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何,以及未來五年的估計數字分別為何;及

(三)鑑於有報道指出,雖然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個案數目自政府在二○一三年推行零配額政策後已顯著減少,但仍有中介公司透過不同方式安排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亦有內地網站聲稱可為雙非孕婦安排預約本年在港分娩的私家醫院床位,政府會否針對此問題進一步加強有關的行政措施?

答覆:

主席:

  特區政府一直關注及致力處理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政府的政策是要確保香港居民得到妥善和足夠的產科服務。當局十分關注近年非本港居民婦女(主要是內地婦女)對香港產科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為整體產科及初生嬰兒服務帶來巨大壓力。為確保香港有足夠的產科及初生嬰兒服務,以及本地孕婦獲得優先的產科服務,我們已在二○一三年把全部公立醫院的產科服務床位預留供本地孕婦使用以及接收私家醫院轉介的緊急個案,故不會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服務。私家醫院亦已一致同意停止接受二○一三年內地「雙非」孕婦的分娩預約。

  我現就林議員提出的三條問題有以下回覆︰

(一)由二○○一年起香港活產嬰兒整體出生數字和內地婦女在港所生嬰兒數字可參看附表一。大家可看到,由二○○五年開始,「雙非」孕婦在港分娩的嬰兒數字有增加,因此二○一三年推行的政策是必需的。

  根據現行政策,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士及11歲以下屬香港居民的兒童均為符合資格人士,可享用各項公營醫療服務。

  病人使用各項公營醫療服務時,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以病人身分作行政紀錄,並無再就符合資格人士的父母身分作統計,因此在這階段未能提供雙非兒童在過去使用各項醫療服務的數字及佔用該項服務的百分比。至於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曾對過去五年接受服務的一歲以下的新增個案進行統計,當中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嬰幼兒其父母均為非符合資格人士,詳情可參看附表二。由於嬰幼兒可在同一次診症中接受不同種類的服務,例如「健康及發展監察」和「免疫接種」等,生署並沒有備存服務種類使用人次的分項數字,但在附表二中已提供嬰兒接受整體服務的數字。

  在估算未來公營醫療服務需求時,醫管局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變化,亦包括跨境符合資格人士服務的需求。

  醫管局在過去曾就跨境符合資格兒童的醫療服務量進行了統計調查。醫管局根據現時的估算,由內地孕婦在港誕下、現居於鄰近廣東省各地的兒童估計約151 000人,於二○一七年將增至187 000人。政府會根據調查結果及過往服務使用量,作出推算,以確保所有符合資格人士均可享用公營醫療服務。

  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為符合資格的初生至五歲嬰幼兒童提供服務。生署會因應嬰兒整體出生數字、過往新症數目等相關因素評估未來的服務需求。

(二)教育局現時掌握與學童出生的相關資料,主要關於他們是否符合入讀本港學校的資格,而有關資料並沒有把學童區分為「單非」、「雙非」或父母均為香港人的類別,故教育局未能估算「雙非」兒童在整體學童中所佔的百分比。

  雖然如此,根據學校提供的資料顯示,二○一二/一三學年就讀於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跨境學童分別約為7 500名,7 000名及2 000名,當中包括「單非」、「雙非」或父母均為香港人的學童,我們估計這批學生大部分會在港繼續他們的學業。

(三)為配合落實內地孕婦「零雙非」政策,執法部門會繼續加強對「雙非」孕婦的截查及執法工作,打擊內地孕婦透過違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個案。自二○一一年底全面加強入境配套措施後,內地孕婦未有預約闖急症室及私家醫院產子的個案已大幅下降,由二○一一年九至十二月每月平均150宗,至二○一三年一月份只錄得22宗。

  在二○一二年,入境事務處(入境處)共拒絕4 202名無預約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入境,較二○一一年的1 931名大幅增加超過一倍。

  由二○一一年十月至二○一二年十二月,入境處成功檢控474名逾期逗留在港產子的內地孕婦,隨後安排遣返。在二○一二年,入境處先後檢控三名透過非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有關孕婦全部被定罪,刑期高達八個月。今年一月,入境處再檢控一名向入境事務主任作虛假申述和以欺騙手段取得分娩服務的內地孕婦,該名孕婦被判入獄12個月。

  此外,由二○一二年二月起,特區政府與廣東省當局就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成立聯絡機制,加強情報交流,遏止內地孕婦不經預約冒險闖急症室產子的情況。特區執法部門加強打擊違法協助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中介公司和中介人,包括加強巡查可疑中介公司,並將可疑中介公司資料通報廣東省當局跟進。警方亦透過網上巡邏密切留意中介人活動,如發現違法行為,會依法跟進。在二○一二年,已有12名涉及違法協助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人士(包括中介人及跨境車輛司機)被判入獄,刑期由八星期到一年。

  自二○一二年二月起,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牌照事務處(牌照處)與警方及入境處等採取超過40多次跨部門聯合突擊行動,巡查懷疑為內地來港產子孕婦提供短期住宿的無牌旅館超過1 300次。期間,牌照處就涉嫌無牌經營旅館違反《旅館業條例》共提出64宗檢控,當中有51名人士被法庭定罪。此外,牌照處正檢視45宗個案所檢獲的證據,如確定證據充分,將會提出起訴。

  至於通過特別安排,在私家醫院預約二○一三年分娩服務而丈夫為香港永久居民或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的香港居民的內地孕婦(「單非」孕婦),政府會嚴格查核她們的身分及與港人丈夫的婚姻關係,防止有人假冒「單非」孕婦在港分娩。多謝主席。



2013年2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39分

列印此頁
東方日報
2012年1月19日 (四)

「雙非」奸計霸床位
雙非BB父親在威爾斯親王醫院與港人夫婦爭執、誤傷調停的女醫生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有前線醫護人員形容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內地孕婦湧港產子問題多,要求入院的招數層出不窮,有未作動詐肚痛叫聲震天、扮臨盆「暈倒瞓地」、扮權威要開刀、「一哭二鬧三上吊」及中介人從旁教唆鑽程序空子等,對其他接受服務的病人及病房管理構成滋擾。院方人員屢勸無效曾召警處理未臨盆卻拒絕離開的內地孕婦,有醫生組織擔心公院醫生要處理病人之間的爭執會影響服務。
威院行政總監馮康昨說,該院有醫生在調停中港爸爸爭執期間受傷,受輕傷的醫生曾到急症室求醫,沒有大礙。院方不希望類似事件發生,前線同事會感到害怕,心理有壓力。但他不認為同類爭執有上升趨勢,希望社會不要以分化本地和內地人的角度去理解事件。他強調,求診人士不論身份都會得到治療,希望大家心平氣和,不要因小事衝動。

中介扮親戚教路 提無理要求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霍泰輝說,威院未發生過同類事件,而該事件令人擔心雙非問題是否已在內地與本地人之間造成分化。他指,公院資源有限,當局必須正視問題,特別是內地孕婦衝急症室,對醫護人員構成壓力,對孕婦和胎兒均有危險。他指不少中介公司協助內地孕婦衝關衝急症室,當局需採取措施處理。

關注本地孕婦權益組織早前遊行,要求取締雙非孕婦中介人公司。

瑪嘉烈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周鑑明透露,該院亦曾發生內地孕婦令醫護人員「頭痛」的問題,包括有內地孕婦裝肚痛提早衝急症室,檢查後醫生發現孕婦根本未作動,勸她出院時,對方十分激動,堅拒離開:「一哭二鬧三上吊咁,唔多唔少都對病房造成滋擾!」該院曾因而報警求助。

前線醫生亦曾向周反映,陪伴內地孕婦的「疑似內地親戚」,竟出奇地掌握在港分娩的最新資訊,又竊竊私語教導內地孕婦採取甚麼策略在港分娩;更有孕婦提出無理要求,堅稱自己的健康狀況需剖腹分娩,不肯順產:「佢只係唔想花時間,就話內地醫生話佢一定要開刀生。」周指,前線醫生按臨床情況,決定孕婦是否需剖腹分娩:「唔係畀佢想點就點。」

醫護疲於應付 影響公院服務
亦有雙非孕婦用「賴死」的辦法求入院分娩,一衝入醫院大叫好痛要生仔,之後就「暈咗響地」,導致醫護人員要放下原來工作處理,影響其他病人的應有服務。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蘇潔瑩認為,公院正面臨冬季流感高峰期,工作量已增兩至三成。若再花時間處理病人爭拗問題,將影響臨床工作:「醫生唔係做調停,係做臨床。」她指,醫生需應付內地孕婦不切實際的期望,只會令醫生士氣低落,人手流失不止。

港聞
2016年2月1日星期一

【短片】入境處去年共拒4954名無預約分娩內地孕婦入境 (19:51)


入境處長陳國基稱,去年在管制站截查46,977名內地孕婦,共拒絕4954名無預約在本港分娩的內地孕婦入境,入境處亦已將她們資料通報大陸當局,以防其在臨盆時再闖關。
陳國基指出,已加強管制站的入境截查,並分析內地孕婦慣用的闖關手法,並與其他部門進行突擊聯合行動。

陳國基又稱,入境處亦成立專責小組,集中打擊透過與港人假結婚、逾期逗留等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及安排她們來港分娩的中介人與相關人士。他又說,未經預約在香港醫院分娩的內地孕婦個案,由2011年第4季每月平均的160宗,銳減至去年每月平均8宗,反映上述措施已見成效。

入境處在2015年共檢控46名逾期逗留來港分娩的內地孕婦,15名透過非法行為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以及兩名協助她們來港產子的香港居民,當中被定罪的人士,最高刑罰是監禁20個月。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本帖最后由 寶寶 于 2019-8-20 23:30 编辑

香港經濟日報


搶完床位爭學位 怎令港媽息怒?
評論版 2013/10/07


幼稚園報名大排長龍,數百名本地家長昨上街抗議雙非學童爭學位。經歷了床位、奶粉之爭,如今又要力爭子女原區上學,父母憤怒了,教育局指學額足夠但說服力有限,如何撲火?

為了一張幼稚園入學表格,家長們不惜提前數天到學校門外排隊,數千人日夜排隊等候輪候派表,甚至有排隊黨出現,情況混亂,令本地家長大為不滿。

約500名家長昨遊行,由粉嶺港鐵站出發至北區政府合署,抗議雙非學童搶學位,要求幼稚園優先取錄本地學童,以及北區小朋友原區入讀,不少人穿紅衣以示憤怒之情,有家長更提出政府應限制雙非童來港就讀數目等(詳見港聞版——「數百家長遊行 反幼園排隊黨」)。

雙非惹港父母憤怒 近年頻生

雙非問題近年接二連三惹起本港父母憤怒。2011年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增,爆發生仔爭床位的風波,一班準父母或剛生育父母便推着BB車上街遊行,之後港爸港媽要為搶購奶粉奔波頻撲,對港府未有照顧本地父母需要大為指摘,如今又要面對幼稚園學位之爭,本港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

據政府資料,2011年出生、合資格來港就讀的雙非小孩有近3.6萬人,港府難以掌握實際會來港入學的數字,但無論如何,北區的多區幼稚園門外的長龍之中確實有不少雙非家長已是不爭事實,難怪本港父母抱怨學額被雙非童「分薄」了。

當年的搶床位風波挑起中港矛盾,政府最終出手,實施「零雙非」的做法,全港公私醫院均停收雙非孕婦,平息本地人怨氣。

如今輪到幼稚園學額之爭,本港父母也高呼政府要出手,包括建議限制雙非童來港讀書人數、本港學童可優先獲學額等。

不過,港府今次卻未必可輕易照辦煮碗,滿足父母要求。因雙非孕婦並非港人身份,但雙非孕婦在港誕下的雙非兒童,卻與本港父母所生的子女同為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強將雙非嬰區分 是否合理?

父母為子女着緊,固然理解,但平等公正也是港人重視的核心價值,若強將雙非兒童列入「次等」,撇除法律上難過關,若以父母身份去區分他們,施予不同對待,以情理來說又是否公平合理的做法?

惟近年中港矛盾一浪接一浪,社會氣氛緊張,政府也不應坐視不理。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早前指,家長排隊取表是「一般正常行為」,對於為子女學位奔波日夜排隊的家長,這句話聽來又怎不如同「風涼話」,無疑是火上加油。

事實上,要以說話來平息家長的憤怒,並非是將排隊正常化,而是如何令家長放心有足夠學額讓子女可入讀原區幼稚園。而這一點便需要有反映真實情況的數據,才有說服力。

究竟幼稚園K1學額是否足夠應付該區適齡學童?吳克儉日前稱,全港幼稚園學額有24萬個,學童則只有16萬人,叫家長不用緊張,但被質疑24萬個學額是K1至K3班級的學額總和,並非K1班級,K1學額多少,教育局若答不出,叫家長如何放心?

再者,家長關心的是子女能否在所住地區就近入學,教育局未能提供分區學額數字,家長根本難以知悉區內學額是否足夠。教育局應盡快掌握有關數據,向家長發放足夠資訊。

當然,若最終數據顯示學額緊張,固然會刺激家長神經,但若家長對情況一無所知,則恐慌亦會使搶位情況更加惡化,將怨氣加諸雙非童或其父母身上,令中港矛盾升溫。

可商討加學額 改善收生程序

港府實際要採取的行動,就要與業界「傾掂數」,如當年解決爭床位問題,要與私家醫院商討雙非孕婦配額,如今亦要與幼稚園學界磋商,若有區域出現學額不足,可否加學額以保障可同區入學,另外,以及如何改善收生程序,方便家長以免日排夜排,也杜絕排隊黨從中圖利,減少家長壓力。

本港幼稚園屬私人營辦,不像津貼中小學般直接受政府資助,但在學券制度下,港府也對學費上限、報名費上限等有所監管,如何促使幼稚園配合,解決今次難題,就考港府「牙力」。

幼稚園搶學位風波,是當初對雙非嬰兒缺乏規劃遺留下來的爛攤子。去年出生的雙非小孩,較2011年出生的近3.6萬人少,但也有近2.7萬人,預計明年也會有不少雙非學童來港申請幼稚園學額,港府若不及早作出相應行動,本港父母憤怒難消,明年再爆發,更難收科。





香港經濟日報。  2015/10/21




非內地孕婦 闖急症室分娩升3成

今年首9個月,已有80名非內地孕婦「闖急症室」分娩,比去年同期升近3成,已輕微超越內地孕婦「闖急症室」。有急症室醫生證實,今年有內地孕婦持外國護照「闖急症室」個案。

有內地中介機構亦表明,可助雙非取馬來西亞或或菲律賓等地的護照,再來港產子,收費由人民幣25萬至44萬元,並稱已有成功個案。

醫管局數字顯示,今年截至9月,公院接獲197宗非符合資格人士(NEP)經急症室入院分娩,當中無任何預約的非內地孕婦佔80宗,較去年同期62宗上升29%,2013和14年則分別有107宗和81宗。

至於無預約內地孕婦「衝急症室」個案,今年首9個月則有79宗,比去年同期173宗,下跌54%。

記者昨日向深圳一間名為「香港婦幼保健服務公司」查詢現時雙非可否赴港產子,職員建議付44萬元(人民幣,下同),可為內地孕婦申請馬來西亞護照,以外國人身份到港產子,費用不包產檢。

她指,孕婦約1個月後需自費到馬來西亞付4萬元取護照,成功領取護照後,即會獲安排由馬來西亞到港做產檢,「並可預約床位分娩」。

職員又稱,公司已運作6年,因香港只限制內地人到港產子,未有限制其他國家人士,全部客人都成功用此方法到港產子。服務包括孕婦到港住8天五星級酒店、預約產檢及床位,以及為出生寶寶辦理出世紙等證件。

另一間「興誠港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職員亦稱付25萬元(不包機票)可代辦菲律賓護照,需時4至6個月可以菲律賓人身份到港產子。

有於公立醫院急症室工作的醫生透露,今年曾有內地孕婦持外國護照,衝急症室分娩的個案,惟為數不多。

醫管局婦產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張德康直言,情況值得關注:「拎到護照(衝急症分娩)都是一個方法,情況如真的愈來愈多,有機會是有組織的行為。」

醫管局回覆指,一直密切監察非本地孕婦未經預約衝急症分娩情況,並按月公布統計數字;強調醫管局會優先照顧本港居民,提醒孕婦臨盆前最後一刻才前往急症室分娩,屬十分危險行為,無論產婦和胎兒都要承擔一定風險。
星島日報。 2016-06-01港聞


「我要生仔」硬闖關 內地孕婦遭遣返



 (星島日報報道)丈夫為港人的「單非」孕婦,在沒有預約醫院牀位及無產前檢查下,腹大便便闖關企圖來港產子,被入境處人員截停飭令遣返。孕婦激動呼天搶地,高喊「我要生仔﹗」職員基於安全考慮將其遣返,由深圳公安召救護車送院,公安正調查是否有人先「假結婚」,再闖港產子。

  一名「單非」孕婦無預約牀位闖港產子事敗。該名姓胡內地孕婦,年約三十歲、有逾三十五周(逾八個月)身孕,前晨十時經深圳福田口岸來港,因腹大便便,抵達落馬洲支線管制站遭入境處職員查問,她拿出探親證,表示丈夫是港人,要求放行。

  入境處職員詢問胡女有否在本港產前檢查,以及在本港醫院預約產科牀位,她表示沒有,亦聲稱不理解問題。職員鑑於她臨盆在即,懷疑欲闖港產子,拒絕其入境,胡女聞言情緒激動,反對遣返,又高呼「我要生仔﹗」未幾癱臥地上。

  駐守管制站的衞生署醫護人員馬上為其檢查,發現未穿羊水,入境處職員研究後,基於其入境目的有可疑,而且未在本港產前檢查,有安全風險,決定聯絡福田口岸深圳邊檢公安,安排遣返。

  公安接報馬上啟動應急預案,提前為胡女辦理遣返手續,並安排女公安和醫護人員,在「福田橋」中港交界等待,當胡女約十一時二十分由入境處職員護送抵達後,醫護人員馬上將其送院。

  據悉,深圳公安獲悉胡女被拒入境情況後,調查是否有人在中介公司安排下,通過假結婚變身「單非」,申請三個月內多次往返的探親證,隨即闖關赴港產子,被截查時以探望老公為藉口入境。

  入境處表示,自三年前實施「零雙非」政策後,懷孕二十八周或以上內地孕婦,進入香港時須出示本港醫院的預約分娩服務確認書,如未能出示或入境目的存疑,可能被拒入境,衞生署醫護人員會在有需要時對孕婦的身體狀況提供專業評估和意見。
大肚婆反內地孕婦湧港


內地孕婦湧港產子逼爆醫院,激發港人反內地同胞情緒。近百名港人包括挺住個肚、「隨時生得」的本地孕婦,昨響應網上號召到銅鑼灣維園集會抗議「發聲」,批評港府處理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政策急就章,損害本地孕婦權益。父母均非港人而在港產子,孩子擁居港權及享有本港福利,是對納稅港人不公平,強烈要求港府切勿再坐視不理,盡快修改政策堵塞漏洞,避免港人應有的醫療、教育等福利續遭剝削。

參與是次集會的市民是自發響應早前社交網站facebook創立「反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10萬人Like畀政府睇!」群組發起的抗議行動,當中不乏本地孕婦到場。他們高舉反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宣傳單張,手持電子燭光靜坐,部分參加者則走到街頭派發抗議單張,喚起市民的關注。出席者主要反對父母同是內地人來港產子,為的是讓孩子取得本港出生紙,將來享有在港住屋、醫療、教育等福利,做法加重社會服務的負擔。
2011年8月28日 (日)

東方日報

促港府杜絕「蝗蟲」
已懷孕九個月的蘇太昨日無懼酷熱天氣、不惜挺住個肚從元朗居所到維園發聲,指懷孕不足三個月已開始找床位,跑過三間私家醫院均爆滿,最後決定去公立醫院分娩。她不忿地認為夫妻均不是港人的內地孕婦湧港產子,令醫護人員人手緊張,影響醫療服務質素,她每次產前檢查都要等候兩小時,但見醫生僅約五分鐘,檢查並不全面。她直斥,港府不應容許內地父母來港產子,「佢哋都對香港無貢獻,又無納稅,咁對香港人好唔公平!」更形容來港產子的內地父母是「蝗蟲」。

懷孕十八周、屬第三胎的布太則指,近年內地孕婦逼爆醫院情況嚴重,在瑪麗醫院做護士的她坦言,近年醫院人員壓力極大,流失率極高。她懷第一及第二胎都能夠一個月預約做一次產檢,但現時卻要兩個月才預約到。最令她擔心是大批內地人來港產子後,長遠影響教育及醫療資源和質素,「我個大仔將升讀小一,都特登幫佢搵間私校。」

是次集會發言人吳先生昨要求港府修正「莊豐源案例」,不為內地人在港所生的孩子發出世紙。大會引述統計處數字指去年在港出生而父母均為內地人的嬰兒數目有三萬二千人,對比起○一年僅逾六百名大幅飆升。

下月推統一編碼證
另外,衞生署署長林秉恩表示,統一發放內地孕婦來港分娩預約證明書細節已定好,最快下月中發出。每張證明書有獨立編碼識別,避免孕婦重複登記,而核實孕婦身份則由醫院負責。

又比如香港,做什么事,很多大陆人都说,在香港,帮忙把一箱货从车上顺手搬下来,也是要收费的,,  难道这 ...
善善善 发表于 2019-8-20 14:45


《香港01 》
社會新聞
撰文:文雪萍
2019-02-19 17:05

去年香港人口748萬增0.9% 一年錄逾6萬新移民遷入 67%為單程證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18年年底的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7,482,500人,與2017年年底人口7,413,100人比較,增加69,400人,增長率為0.9%。

然而,前年底至去年底的人口自然增長為6,700人,其中出生人數為53,700人,死亡人數為47,000人。同期淨遷移人數為62,700人,其中42,300人為單程證持有人,佔其六成七,餘下則為其他香港居民的淨移入。

2018年底總人口常住居民佔7,249,400人,而在港逗留少於三個月的流動居民佔233,100人。
又比如香港,做什么事,很多大陆人都说,在香港,帮忙把一箱货从车上顺手搬下来,也是要收费的,,  难道这 ...
善善善 发表于 2019-8-20 14:45



善善善, 香港每日都有很多內地人移民定居,你所說的香港人,可能就是來自內地的祖國同胞


港澳版>新聞>港澳

去年5.74萬內地新移民來港 日均多過150人
2017年02月28日(二)


過去十多年來均未有用盡的內地單程證配額在去年突然「用凸」,有57,400名內地新移民來港,較2015年激增近五成,創下16年新高;但奇怪的是平均每天有多於150人來港,高於每日的150個單程證限額。

據了解,每日的單程證配額維持不變,去年來港的內地新移民激增,可能因單程證持有人可於批證後的3個月內抵港,部分持證人又集中於某些時段抵港,致出現配額「用凸」的錯覺。保安局亦回應指,由於簽發與獲發的單程證人士來港可能在不同年份發生,故兩個數字未必完全對應。

慣稱單程證的《前往港澳通行證》由內地審批簽發,自1982年起實施配額制,由最初每日75個逐漸增至現時每日150個。以1年365日計算,每年總計應有54,750名內地新多民來港。不過,統計處昨日(27日)公布去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去年有高達57,400個單程證持有人來港定居,即使去年有366日,平均每日來港的內地新移民多達156.8人,高於每日配額上限。

據了解,單程證的配額未有改變,單程證持有人在獲批證件後3個月內抵港即可,故可能出現部分持證人集中於某些時段抵港的情況。翻查入境事務處與民政事務總署就新來港人士的定期調查顯示,過去亦曾出現單程證持有人抵港人數,高於配額總數的情況,如2005年有55,106人。不過,自2005年後,香港未再出現單程證持有人抵港人數高於配額總數的情況,2015年時更低至只有38,338人,惟去年則激增至57,400人,是16年新高。

至於內地新移民教育程度則大致有提升,根據當局最新調查,去年第三季有約68%新移民擁有中學學歷、有大專或以上學歷者亦有20%。不過,約11%新移民僅得小學或以下學歷,當中有190人更是未曾接受教育或僅得幼稚園程度。

有協助新多民融入香港的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估計,去年單程證持有人來港激增,可能是港人在內地的超齡子女,惟該會接獲的求助個案維持不變,每年約有400至500人,主要是尋求職業、教育及住屋協助。

她批評港府雖未有單程證的審批權,但應向內地部門索取有關申請數據,如輪候人數、性別及年齡等,以及早調配資源,向新移民提供適當支援。「好似呢兩年,一年多,一年少,政府完全無準備,咁點幫佢哋適應香港嘅生活?到時又畀人話新移民來香港唔做嘢,咁咪唔好囉。」

作者宇澄
《線報》linepost
《港府應對新移民.需三管齊下》
博客
18 二月 2019



新年前後,流感爆發引致醫護人員壓力爆煲,有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指求診者十個有七八個都是新移民,此說立刻引爆了網民、甚至部份中產港人對新移民的不滿。

政府官員過去一聽到要求檢討每日一百五十名的單程證名額便精神緊張,深怕政治不正確,每次都只搬出「家庭團聚是基本人權」為由,沒理會市民的切身感受。領導者活在雲端無視新來港人士對一般市民的影響。

政治講求的是「觀感」,Politics is always about perception。2017 年新移民在領取綜援人士中佔比約 5%,比 2005 年的 11% 大幅減少,而不少現任及前任的醫管局高層都聲稱新移民佔用本港的醫護資源不多。但這些言論完全無法扭轉市民的「觀感」。前線醫護人員,甚至到過公立醫院求診的普通市民,都感受到為數不少、操非純正廣東話的病人在院內等候的情況。官員除非公開新移民及內地人來港求診的數據及統計準則,否則空口講白話,越講只會越讓人感覺他們不體察民間疾苦。最近有些前任高官公開呼籲社會「擁抱新移民」,簡直是發出最後的死亡之吻,反築起社會更大的不滿。

要改善新移民在香港人心中的觀感,必須由制度入手。每日一百五十人的名額有無檢討空間?可否提高單程證審批的透明度,例如向公眾解釋何謂「家庭團聚」的定義。目前對「家庭團聚」的演繹,內地機構有絕對的主動權,港府一直三緘其口,而坊間有指,不少非直系親屬都可以憑「家庭團聚」名義來港。港府不能持續含糊其詞。

其次便是盡量杜絕任何人透過制度漏洞,詐騙港府的福利。港人對新移民的怨氣不少來自他們對公共資源的濫用,尤其是極之匱乏的綜援及公屋。當局有必要考慮核實新移民公屋申請人在內地的財務資料,避免有人將資產移往內地後濫用本港福利。

此外,近年不少新來港人士都較抗拒適應本港文化。政府可以強制要求他們參加一些非政府組織舉辦的課程,學習廣東話或本地一些風俗,減輕文化差異。政府斷不能夠再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處理新移民問題。

宇澄, 擁有十多年媒體經驗, 曾經在本地報章和電視台工作, 現為自由撰稿人和大專兼職老師。
內地人湧港打HPV針逼爆醫院 花$6800等足個半鐘



內地婦女湧港接種預防子宮頸癌(HPV)疫苗,網上流傳近日養和醫院逾百人逼爆大堂,「打蛇餅」排隊接種HPV九價疫苗,有前往打針的網民更將「盛況」拍照,聲稱是打第二、第三針的HPV疫苗。東網今日(24日)再到該院視察,發現有不少內地人拖篋前來打HPV疫苗。

來自湖南的張小姐和朋友胡小姐結伴來港打第二針,張表示今日到達醫院時已有20至30人等候,她們花了逾20分鐘完成打針程序,而有關疫苗在內地注射需要預約,等候時間較長,她們覺得來港打針可靠,而且有朋友介紹養和醫院服務比較好,剛巧數月前來港旅遊,遂順道接種,而上一次接種是平日,人比較少。

來自杭州的戚小姐花逾6800港元打3針,今日打第二針,見有幾百人輪候,她等了1.5小時,認為時間較長。她指,內地打HPV疫苗有年齡限制,而因有朋友介紹,加上信譽較好,故來港打針。

養和醫院昨日(23日)回覆傳媒指,為方便去年於該院接受HPV九價疫苗第一針之人士,該院早前定於昨、今兩天開放特別時段為病人提供第二針及第三針疫苗注射。該院估計,人流較多與農曆新年假期結束不久有關。根據養和醫院網頁資料,現時HPV疫苗收費由3573至6195港元不等,費用包3次疫苗費及注射費,但不包括320至560港元的診症費。

香港醫學會較早前調查發現,HPV疫苗的收費中位數,於2010及2014年兩次調查均為1200港元,但去年大幅加價50%至1800港元。醫學會估計,除因藥廠加價外,亦因近年大量內地女性湧港打HPV疫苗,拉高整體疫苗價格。





子宮頸癌疫苗短缺 范國威呼籲「港人優先」

香港電台-港聞
2018年6月8日 下午7:21



本港診所的子宮頸癌疫苗短缺,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呼籲以「港人優先」的原則,讓香港市民優先注射。

范國威說,內地女子來港注射疫苗令需求增加,推高疫苗價格,最高價格近萬元,香港診所的疫苗供應量亦因而不足。

現時公立醫院及健康院沒有為女性提供免費疫苗,一般市民只能到私家診所注射。范國威建議衞生署採購足夠疫苗,令本港婦女在足夠供應及合理價格下注射。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