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文章] 养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

原标题:养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养老院



现今的中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这是毋庸置疑之事。然而受到经济发展的掣肘,各项养老制度、设施尚未完善和配套,因此各种养老矛盾日益凸显

最近有一个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在网上无力呐喊:"不要把最后的生命浪费在养老院",无形中唤起许多人内心的恐惧和担忧。这位老人用颇为悲凉而真实的图片和文字,把养老院里老人们的凄惨和无助自述出来,描绘得扣人心弦,引发关注和热议。



养老院里的人间悲剧

伴随着科技和医疗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养老,这个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无法回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体弱多病,无奈之下选择入住养老院。普通的养老院条件一般,人手严重不足,进了养老院就如坐牢狱,生不如死。

一间屋子里放六、七张单人床,这就是老人全部的空间,没有生命的尊严和个人隐私。人手严重不足的护理人员怎么会有好的心情和脾气呢?倒霉的最终是这些老人。

远离了家人的他们,精神上的孤寂和心灵的干枯无人慰藉,眼光呆滞,整日诚惶诚恐。迫于经济条件,一对老年夫妇无法选择价格更贵的独立房间,只能分开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爷爷每天都很担心和惦记奶奶,但又不能随便进宿舍探望和照顾行动不便的奶奶。于是老爷爷每天都在楼下喊奶奶的名字。此情此景令人不免唏嘘。

望着养老院的老人像犯人放风一样,行动缓慢,目光痴呆,这位老人深受刺激,发出呐喊:"老年朋友们,好好珍惜我们还能够自主的日子吧,快乐一天赚一天,千万不要把最后的生命浪费在养老院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为这些无法自主选择安度晚年的老人们心生遗憾和惋惜。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养老生活。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待死亡: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待养老和死亡这个人生的"必考项"呢?首先是心态上的调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固定流程,它是绝对公平的,没有人能够侥幸躲避。

让我们借鉴陶渊明的诗句领悟一下:"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解析便是,置身自然无拘无束,既不欣喜亦不忧惧。命有定数当尽便尽,不必独自苦苦思虑。

中国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对此推崇备至,一直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来践行。季老享年98岁,一生勤耕不辍,作品累累。即便早年深受"文化浪潮"的迫害,苦难一直没有饶过他。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但他晚年的时候,把每一天都当做自己赚来的,坦然而充实。《季羡林谈人生》一书很好地诠释了老年的他整个的思想境界和思考,特别值得借鉴和学习。

反观当今社会上许多老人,对死亡恐惧有加,时时刻刻提防着,惶惶不可终日,特别讲究养生之术,热衷于道听途说。于是一些商家利用老人家怕死的心理乘虚而入,售卖一些保健用品,反而适得其反,使老人蒙受财物的损失和心理的伤害。

做一个睿智的老人,保持开放和乐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死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珍惜时光,爱惜生命,尽可能地享受剩余的人生。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尽可能地压缩在养老院里的被动人生。



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别怕重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激情。俗语说得好,只要心不老就永远年轻。衰老的只是躯壳,好好守护我们的心境,让它永远鲜活,像个孩子一样永葆好奇,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

101岁的摩西奶奶有一句名言可谓敲山震虎: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别怕重来!她从77岁开始作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引起全球轰动。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作力。

20多年的生涯中,摩西奶奶创作了近1600幅作品。她的作品选择鲜亮、大胆的色彩,明快的手法疗愈许多人的心灵,为我们展示了独具一格且硕果累累的老年时光。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我们每个人都心揣梦想,只是被繁重的生活给压制住了。何不像摩西奶奶一样,在退休的时候,充分释放自己的梦想?

把曾经囚禁住的爱好:玩玩乐器,看书写作,游山玩水等一一捡起,让这些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活跃自己的大脑,愉悦自己的人生,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相比呆在养老院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这种由我做主的人生无疑更令人向往。



打造理想的养老基地,准备回家

独立、自由、快乐、的老年生活相信是每个人的梦想。良好的生活质量离不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良禽尚且择木而栖,何况是辛劳奋斗了一辈子的我们呢?因此,养老的环境在我们的规划里至关重要

随着年纪的慢慢增长,老人们的器官磨损得愈发严重,身体的机能衰退只是进程快慢问题。因此在自己身体硬朗的时候,提前规划好养老,打造一处理想的属于自己的养老基地。

中国人养儿防老,希望孩子为自己养老送终的观念根深蒂固。许多老人不顾自己老弱体病,追随儿女去到陌生的城市,卷入节奏飞快的城市生活,唯余孩子甚至孙子马首是瞻,丧失了自我,仰人鼻息,非但享受不到期盼中的天伦之乐,反而被生活琐事包裹缠身而无法解脱,更遑论美好舒适的老年生活。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老年人更需要提倡独立。只有独立了,才能自由,这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在这一点上,我们真应该向德国的老人学习。

德国是欧洲最"老"的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超过23%。他们的养老模式一直是全球效仿的榜样。德国老人不靠儿女养老,而是依赖自己、国家、社会的扶持。这是相对科学的养老模式,值得借鉴。



正如老人的呐喊,奉劝各位不要轻易地把最后的生命浪费在养老院里,尽己所能调整好心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在自己的养老基地里安享晚年。

"心静如水,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朴实无华,但却精准地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最美的人生夕阳红,但愿每一位读者的回家之路轻松愉悦。



转载  今日头条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