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重病的僧人们,没亲人没积蓄,他们如何自渡?

91fccb17e554489082b2f0940e17dd5e.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29


小病从医,大病从死

2020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一年,温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医药专家为百姓苦口婆心砍价,“时代楷模”张桂梅使农村女孩们免费上学,又有许多政策带领大批贫困山区纷纷“摘帽”。

但长久以来,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却始终被大众所忽视,他们在镜头看不见的角落里挣扎、隐忍、叹息。

说起僧人,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香火不断的寺庙和云游四方的高僧,或是前些年报道出的寺院“招募门槛”。

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要求使得网友们纷纷调侃:“这年头,想看破红尘都不行。”

这让人们的心里有了一种印象,好像绝大多数的僧人都是在“演戏”,工作时扮演高僧,下班一切照旧。

ec54fdceef824b9bb911cf47c148159b.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30


实际上,报道中的职业僧人反而是少数,更多的人是为了信仰而出家。

我们只要思考一下关于僧人群体出现过的更多社会事件就不难想象,如果他们皆是一群清闲自在的富贵和尚,又怎么会有辽宁僧人沿街乞食、麦桑师父终止治疗、巴翁师父无钱看病的人间悲剧呢?

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在病重之际对身边的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小病从医,大病从死。”

谁曾想,这便是现实中逐渐老去的僧人群体的真实写照。电影里的弘一法师让弟子将药钱捐出去,选择淡然面对死亡,这固然令人钦佩,但也同样令人惋惜。

连一代高僧都无法保障自身疾病问题,又何况千千万万的普通僧人呢。

古时候的寺院设有如意寮、往生寮,来解决这些问题,凡有僧人得了病,便送往如意寮修养,照顾他们的有专门的香灯师,还有请来的医生。

传说世尊如来在成佛前就曾做过香灯师,来照顾生病的僧人。他们认为,服侍病人也是一种修行。

43793c4e33ab42d2b609d60c29afa429.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33
如果僧人得的是不治之症,眼见生存无望,寺里长老将会安排他们到往生寮。

由寺里的全部僧人轮流为他们助念,送他们最后一程,直到僧人故去,届时寺院全部僧人又会聚在一起为他们诵经,做完“送往生”的一套宗教仪式,沐浴、装龛、化身等等。

可到了现代,设施完备,医保齐全,却反不如初,很多师父晚年境况凄凉,他们无儿无女、没有积蓄。

虽然有医保,却也只能报销一部分,根本缓解不了大病的燃眉之急。哪怕危及生命也只能对着佛像静静等待生命的逝去,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精神与物质的终极拷问

人们皆以为在这个逐利的时代,世上已经不存在纯粹的僧人,大多如爆出的猛料般酒肉穿肠香车美女过得风光。

他们身披袈裟乘坐宝马,端的是满脑肥肠、满眼金钱利益,毫无出家人的悲悯淡泊,故此忽略大部分虔诚僧众的医疗需求,这是以偏概全的看法。

70af834f09894b4f83048a7762d3db53.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35


根据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显示,佛教教职人员的月收入仅有397元,与大众印象大相庭径。

且相当一部分的寺庙完全没有为教职人员缴纳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这些都为僧众未来可能要面对的疾病问题和养老问题埋下了隐患。

现代社会唯物主义者居多,宗教本身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演化着,它固然存在有被人们批作迷信的一面。

但不可不说,宗教也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使命,它起到的是感化世人、在精神上脱离苦海的作用。根本目的在于净化心灵、劝导人们弃恶从善。

这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不止是一种信仰,同时也是一门学问。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过:“佛法无边,意思是佛教的学问是无边无际的,人一辈子也学不完。”

可以肯定的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存在是必要的,而教职人员作为宗教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f7caca256174414d978b61739cb664a6.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38


生活上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从事宗教事业便等同于晚景凄凉而老无所依,病痛缠身而不得医治。

这样下去,未来的宗教将如那些无人传承的传统手艺一般岌岌可危。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寺庙数量有3万余座,仅登记在册的教职人员数量就高达24万。

不知道这些师父当中有多少已经年老体衰,正被疾病所折磨,他们清苦一生、慈悲为怀,到头来不但要面临社会声誉的日趋下降。

还要面对更加残酷的医疗和养老问题,被迫在高昂医疗费用的门槛前自生自灭。

此身许佛,佛难渡僧

自1995年以来,辽宁大悲寺的僧人们就开始四处行脚乞食,只因大悲寺长老特别要求寺院门口不设功德箱,即便出门乞食,也只要食物,不要钱财。

a7b6e3cebe9c400cb2fd641ea96663f8.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39


他们坚守着皈依者们不惹尘埃的初心,几十年来走遍各个省份,用实际行动完成他们佛学道路上的一场场修行。

如今他们已然奔赴老年,却仍清苦得身无分文,苦行僧的乞食之路马上就要走不动了,却不知老去以后该何去何从。

大悲寺的妙祥法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想把佛法变得兴盛,首先就要从金钱开始,从僧人不操持金钱、不储备金钱开始,佛法才能会兴盛。佛法的兴盛,要靠居士来不断地护持。居士若不懂得这条戒律,他就无法去护持佛法。所以说,这条戒律,佛制要求必须要给居士讲。”

听起来有些理想化,但宗教的意义正当如此。在我们纷纷质问酒肉和尚富贵敛财的同时,是否遗忘了一件事,为了世间的公平。

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多关心这些一心一意发扬佛教真谛的僧人呢?

舆论场上,如果只知扬善而不惩恶,恶意就得不到制止,可如果只知惩恶而不扬善,善意也得不到鼓励。
c1d5e57dbb794fd89440fbee6907b36a.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41


真正信仰佛法的师父们不像哗众取宠的酒肉和尚们那样高调、惹人注目,他们甚至不知去争取自身应得的保障,这才是这部分人收入如此之低而苦难如此之重、历时如此之久的根本原因。

一些师父们把病痛看作佛祖对其的考验,去默默承受直至圆寂。但俗世中人心中自知,这是被舆论深深误解的一个群体,是人文关怀尚未抵达之下的人间惨剧。

相比之下,湖北伽蓝寺的僧人们则幸运得多,他们寺院虽处深山之中,但仍保留有可耕种的土壤,有一座简朴的菜园。

僧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种自采,每日挑水浇地、修行打坐,过着自给自足的清净生活。

若有年轻的僧人加入,再重复这样简单的劳作方式供养老去的僧人,以此循环往复,虽是粗茶淡饭,也尚可温饱度日。

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得病的师父靠好心的信徒赡养,信徒认为,如果他们帮助师父治好病痛使其安度晚年,将会为自己积累不少功德。

e5076ec2cb7f434ba5ce7619f51dd947.jpeg 拷贝.jpg
2020-12-19 23:42


还有一些慈善基金会注意到他们的处境,在网络上展开筹集善款的帮助计划,一时间,各个地区的僧人重病的信息如雪花般纷纷飞来,细读之下,每一则故事都令人痛心。

如自幼读佛学院的巴翁师父,毕业后担任一所学校的老师。2018年底,巴翁师父不幸罹患梗阻性黄疸肝汁性肝硬化,病情恶化得十分严重。

医生建议立刻进行肝移植手术,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否则剩余的时间就不长了。

巴翁师父虽然有医保,却只能报销30%,剩下三四十万的金钱缺口对他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四川的麦桑师父同样在贫困中忍受着病痛折磨,他患有糖尿病引发的肾衰竭和糖尿病等并发症,常年服药度命,自患病以来已陆续花去八万元左右的医药费。

麦桑师傅才40多岁,还很年轻,但由于长期担任寺院堪布一职,收入极其微薄,哪能负担得起如此昂贵的药费?

无奈之下,麦桑师父只好停药。停药后的师父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如风中残烛,眼看着就要被病魔的飓风给吹倒……
4c246cd91b3b4629b6ff0cebd5ae6640 拷贝.jpg
2020-12-19 23:43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数不胜数。由于僧人的特殊身份,他们寻求社会帮助的道路也是难上加难。

这些年,虽然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师父们的境况稍有好转,但对于整个宗教教职人员群体来说,还远远不够。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倡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人人修德修心,人人尊老敬老,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相信如今也同样适用,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如果所有人都能摈除偏见,修出佛性中的“善”,向任何一个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那么,将来人人病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大同世界,当离我们不远。



转载   今日头条
謝謝帖子, 木容是善心的信士。

謝謝妳把人間愛轉給我們, 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風水師傅默默行善, 把客戶請來的法器錢拿來幫助老弱的師兄。

上市了的寺廟, 有分一點香油錢給村落的破寺?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