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禅] 布袋和尚《忍辱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细思之下奈我何。

宽展肚肠当忍辱,敞开心境任随他。

若遇知己依本分,纵逢冤家亦共和。

若能了却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在这首诗中,题目“忍辱偈”中的“辱”在佛法中是“痛苦”的意思,而非我们平常所说的“耻辱”或“羞耻”之意。


在此诗当中,开头的“是非憎爱世偏多,细思之下奈我何”两句便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

在我们的人类社会中,如果要认真计较起来,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喜恶怨憎那就真的是太多了,多到无法计算。

如果我们都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那就太累了;但若我们不去计较,那么这些身外之物,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事实正如布袋和尚所说,世间万事,纷纷扰扰,爱恨情仇,善恶美丑,充斥着这个色彩纷呈的人世间。

你若不把它当作烦恼放在心上,那你就是一个超脱的人,你若把它放在心上,那势必会万事蹉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三四句的“宽展肚肠当忍辱,敞开心境任随他”紧承上文:为人一世,应当放宽肚量,敞开心胸,忍辱负重,方能境界开阔,天宽地远。

正如古人所说“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或者“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如果有了宽大的肚量,有了开阔的心胸,那么与人相处,便能做到“若遇知己依本分,纵逢冤家亦共和。”


即与知己相交,我们自然能做到遵守本分,张弛有度,有礼有节;即便是遇到了冤家对头,也能够很好的与之和睦相处。

到了最后的两句,诗人说“若能了却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如果以上诸事皆能轻易做到,那么便能做到随心所欲,到达修行境界的“六波罗”。

那么什么是“六波罗”呢?即修行的六种方法“六波罗蜜”,它们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而达到了这六种修行的目标,我们就成为了一个懂得取舍有度的人,成为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成为一个懂得吃苦耐劳、负重前行的人。
我现在发现,我连把人做好,都挺难的,何况修道。
释迦牟尼佛做了500世的忍辱仙人,我倒是要多跟释迦牟尼佛“打打电话”,让他多多加持我,能够不发脾气嗔恨他人,好好修忍辱。
此刻,有没有心存善念;
好好放下一切让自己轻快起来吧
什么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开始。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